共享住宿:有规范才能健康发展 来源:中国报  作者:肖青 日期:2019-04-23

  近年来,在年轻群体中,共享住宿的消费潮流逐渐风行:一套房,一间屋,都可以成为旅行在异域他乡时的安身之所。不过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这种以在线短租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却处在法律与监管的“灰色地带”,存在诸如治安、消防、卫生等安全隐患。(4月18日《人民日报》)

  共享住宿的出现,与国家政策鼓励和互联网技术发展密不可分。房源所有者通过共享住宿平台发布房源信息,转让房源的短期使用权;有住宿需求的房客,可通过共享住宿平台与房东沟通并进行租住交易;共享住宿平台则从中获取中介费。这种通过互联网建立起的市场交易方式,可以有效整合闲置房源,降低信息不对称和搜寻成本,提高房东、房客的匹配效率。对于房源所有者来说,共享住宿具有成本低、利润高等特点,因此乐意将自己闲置的房屋出租出去;对于房客来说,共享住宿提供的住宿产品和服务可以满足自己多样化、个性化的需求,价格也优惠,因此愿意选择这种新型住宿方式。

  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《中国共享住宿发展报告2018》显示,2017年我国主要共享住宿平台的国内房源数量300万套;参与者人数7800万人,其中房客7600万人;共享住宿市场交易规模145亿元,比上年增长70.6%。

  不过,作为共享经济中的一种新形态,共享住宿给客户带来的体验并不都是美好的。服务质量差、消防设施不完善、房源图片与实际不符、卫生问题令人担心,等等,都是共享住宿行业的“槽点”。这也暴露出我国共享住宿行业的“痛点”: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,无法有力支撑共享住宿行业快速发展;尽管大部分共享住宿平台已通过手机号、身份证、银行支付、芝麻信用等方式实名验证用户信息,并且通过购买保险、建立安全保障系统等手段增强用户安全保障,但依然存在部分平台审核不到位、监管有漏洞等问题。更重要的是,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,监管主体不明确,使得用户出现安全事故、权益受损等情况时面临维权难。这些都成为共享住宿发展的一道道坎。

  当前,国家在宏观政策层面上明确鼓励共享住宿行业发展。“痛点”即是发力点。2018年底,我国共享住宿领域首个行业自律性标准《共享住宿服务规范》发布。该规范针对目前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,如城市民宿社区关系、入住身份核实登记、房源信息审核机制、卫生服务标准、用户信息保护体系、黑名单共享机制、智能安全设备的使用等提出了规范。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共享住宿行业无规可依的问题。

  同时,一些地方也先行探索适应共享住宿行业特点的监管方式。2017年,福建省厦门市出台《民宿管理暂行办法》,对民宿规模、民宿的经营管理作出规定和要求。2018年11月,浙江省出台《网络预约居住房屋信息登记办法(试行)》,为共享住宿把关,让租客和房东都有了安全感。

  只有将共享住宿纳入制度化轨道,规范服务标准,厘清平台责任,才能推动这一新业态行稳致远,健康发展。

读完这篇文章后,您心情如何?李云鹏
[责任编辑:]
关键字: